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更新时间:2025-11-03
点击次数:107
当前,国际市场对高性能、高附加值精密部件与技术需求持续增长,以微纳加工、先进材料、装备为代表的中国精密制造企业,在创新技术、质量稳定、交付能力等已具备全球竞争力。通过技术、品牌、服务出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打破发达国家在装备技术产业的长期垄断地位。
摩方精密也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持续深化海外市场布局。近日,摩方精密先后赴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泰国玛希隆大学参与精密技术研讨会,跨越南北半球,与来自阿德莱德与曼谷两地的尖科研团队展开深度技术对话。作为中国精密制造领域的企业,摩方精密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纳3D打印技术,开启与全球科研高地的系统性联结,彰显"中国智造"在精密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上半年,摩方精密推出高精度工业级3D打印系统:microArch® S150(光学精度:25μm), 在设备稳定性、环境控制、批量一致性进行了工程级强化,升级实现工业一体机免调平、智能交互操作平台,显著缩短从样品验证到生产试制的时间窗,为科研及工业企业实现成本可控、质量可监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关键装备保障。
上市仅仅数月,即获得国际顶尖学术机构的认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BioPRIA研究所与韩国延世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实验室引进microArch® S150,将其确立为微纳制造领域的核心科研装备。这一合作彰显了中国工业装备在亚太市场的技术地位与全面赋能能力,标志着我国精密制造技术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全球创新的跨越式突破。


图: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BioPRIA研究所(左)与韩国延世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实验室(右)引进S150。
随后,悉尼大学查尔斯·珀金斯中心——这一多学科健康研究重镇也引入了S150,旨在为糖尿病、肥胖症及心血管疾病的机制研究与防治方案,开发新一代的研究工具与全新解决方案。


图:悉尼大学查尔斯·珀金斯中心正在使用S150打印。
该设备自上市以来,在短期内已获得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批量订单,展现出巨大的科研应用潜力。
摩方精密凭借2微米超高精度制造能力,为微流控芯片、生物医疗器械及先进传感器等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通过跨尺度精密加工、多材料兼容性与制造自由度,摩方微纳3D打印设备系统性攻克了复杂器件原型开发与小批量生产的核心瓶颈,成为推动科研技术从理论走向应用实践的关键支撑。
近期,澳大利亚国家制造中心(ANFF)已将全澳自动化微纳3D打印系统microArch® S240A(光学精度:10μm)纳入其旗舰平台,并正式确立其为微纳制造领域的核心科研装备。该设备正在为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提供从原理验证到功能原型制作的全流程支持,显著加速了在新材料开发、微传感器及先进生物器件等领域的创新进程。

图:澳大利亚国家制造中心引入S240A。
同期,泰国玛希隆大学引进了光学精度2μm的nanoArch® S130 3D打印系统,进一步拓展了摩方精密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在曼谷的研讨会上,摩方与玛希隆大学专家们围绕微流控芯片技术的革新设计、高效精准药物递送载体微针的制造等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度交流,与会专家一致认可摩方的2μm超高精度制造能力为交叉学科领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摩方设备在全球实验室的普及,印证着一个深层逻辑:科学想象力的边界,始终与制造工具的精度同步延伸。

图:S130在玛希隆大学顺利装机。
截至目前,摩方技术和设备已服务全球40个国家的数千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其中包含近850家科研院所,如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全球顶尖学府。
摩方精密的微纳3D打印技术正持续为全球科学研究提供强大的制造能力。支持从微米到厘米级别的跨尺度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成为前沿科学探索与工业研发的关键制造平台。依托其多材料兼容能力,摩方系统可满足特种应用场景中对材料功能性与结构精细度的双重要求。
在全球化科技合作面临挑战的当下,摩方2微米超高精密制造能力将继续突破国际技术壁垒,深度融通亚欧美产学研链条,也将为全球制造生态注入更多活力与选择,开拓出属于中国原创技术的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