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2511-18
    微尺度3D打印设备在使用前需做好哪些准备呢?

    微尺度3D打印设备是一种能够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进行精确打印的先进设备,它的出现为科学研究和精密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固化原理,特别是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μSL)技术。该技术使用高精密紫外光刻投影系统,将需打印图案投影到树脂槽液面,在液面固化树脂并快速微立体成型,从数字模型直接加工三维复杂的模型和样件。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最终构建出所需的三维结构。微尺度3D打印设备在使用前的准备工作:一、环境准备:创造稳定的工作条件温湿度控制温度:保持室内温度在15-30℃...

  • 202511-17
    南科大&西工大《AM》:用于4D打印的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

    4D打印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可以使3D打印结构在诸如热、湿、电磁场等外界环境的刺激下,随着第四维度“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形状的改变。紫外光(UV)固化的SMP与基于数字光处理(DLP)的3D打印技术联用,可以制造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高分辨率的结构。但是,UV固化的SMP在机械性能方面存在局限性,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当前急需开发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UV固化SMP。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使用tBA和AUD制备了具有坚固的机械性能和可UV固化的tBA-AUDSMP...

  • 202511-12
    v又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s!超高自由度的柔性神经形态设备

    生物神经系统能够高效、无缝地集成感知与动作,这一能力源于其高度协同的神经结构与信号处理机制。然而,在当前基于传统电子架构的神经形态系统设计中,感知单元与运动控制单元通常在物理结构和信号路径上相互分离,这种割裂使得系统难以实现类似生物的实时协调与闭环适应能力。因此,如何在硬件层面实现感知-动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下一代仿生智能系统的关键挑战。基于此,南开大学徐文涛教授团队成功研发了一种专为神经形态计算与肌肉驱动设计的柔性装置。每个独立装置组件均模拟了神经计算中关键的突触功能,...

  • 202511-10
    告别传统制造!看多材料4D打印如何实现高精度陶瓷超构透镜制造

    随着5G、毫米波通信和太赫兹通信等高频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天线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增益、带宽与小型化方面。梯度折射率超构透镜因其无需复杂馈电网络即可实现高增益波束辐射,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陶瓷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环境稳定性,是制造高频超构透镜的理想材料。数字光处理3D打印技术因其高分辨率和大成型尺寸,适合制造结构复杂的陶瓷器件。然而,陶瓷颗粒对紫外光的散射效应严重影响了打印精度,尤其在W波段(75–110GHz)中,单元结构尺寸小至微米级,...

  • 202511-10
    南方科技大学:新型离电型压力导丝技术

    冠状动脉疾病是全球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每年大约有上千万人因此死亡。其特征在于斑块沉积,会导致冠脉血管狭窄,从而严重影响心肌供血,最终可能引发致命的心脏病发作。在诊断方面,除了广泛使用的X射线,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简称FFR)的检测已经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微创技术。FFR能对冠状动脉的生理功能进行定性评估,弥补了传统血管造影仅提供解剖学可视化的不足。目前,用于FFR测试的压力导丝通常包含置于远端的电学(压阻或压电)或光学传感器,通过导...

  • 202511-3
    西安交大张辉副教授团队《CEJ》:揭秘弓形边缘如何实现液体“智能”择向

    液体在固体微结构表面上的定向铺展、分流与分离,是润湿科学和微流控系统的重要科学与工程问题,直接关系到无外场驱动液体输运、油水高效分离、现场化学分析以及智能润滑与冷却等应用。传统的理论解释通常将液体的单向铺展归因于尖锐台阶对三相接触线的钉扎效应。然而,对于自然界常见的高曲率弓形边缘(如猪笼草口缘),学界仍缺乏统一、可预测的理论,来描述其在不同润湿条件下如何阻滞铺展并诱导液体选择方向。这也限制了此类几何单元向标准化微流控组件的工程化转化。针对上述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辉...

  • 202510-31
    微纳3D打印:创新仿生血管化肝脏芯片

    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领域,肝脏作为药物代谢的核心器官,其功能模拟一直是科研界关注的焦点。传统药物评估依赖动物实验和临床反馈,成本高、周期长,而器官芯片技术的兴起为体外模拟人体生理提供了新途径。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所、南京大学医学院、河南省科学院等联合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3D打印的仿生血管化肝脏芯片,通过模拟肝小叶的复杂结构,实现了高效药物诱导肝损伤(DILI)筛查。该技术依托摩方精密面投影微立体光(PμSL)技术构建了微血管网络,为肝脏生理研究带来了革命性进展...

  • 202510-30
    未来制造看这里:南方科技大学在陶瓷4D打印研究的最新进展!

    4D打印是一种基于3D打印发展而来,将智能材料和力学设计融入打印过程的新型制造技术。在光、热、电、磁等外界环境刺激下,4D打印结构可随时间产生形状或功能的改变,在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能实现4D打印的材料主要局限于水凝胶、形状记忆聚合物和液晶弹性体等智能软材料,而对于陶瓷类硬质材料的4D打印仍存在诸多技术瓶颈。现有的陶瓷4D打印主要基于墨水直写工艺,且需模具实现结构预编程,效率和精度有待提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无需模具或外力辅助变形的高效高精度陶瓷...

共 648 条记录,当前 1 / 81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