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998-1966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2023

    10-27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国际会议(简称CSMNT2023),于2023年10月21-23日在深圳市圆满收官。重庆摩方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方精密)携多款样件及终端应用参展,重点展示了在生物医疗、精密电子、科研及创新领域应用的超高精密打印技术,为精密制造行业带来系列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本次大会中,摩方精密产品应用工程师卢敏分享了《PμSL微尺度3D打印技术及其在传感应用的进展》,其中详细介绍了两项创新性的传感应用研究。电化学生物传感芯片(检测肌...

  • 2023

    10-25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都在不断地改变。而精密增材制造技术,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我们对制造业的认知,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精密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增加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与传统的切削、铸造等减材制造方法不同,增材制造是一种从无到有,逐层堆积的过程。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以用于...

  • 2023

    10-25

    微纳3D打印是一种结合了微米级和纳米级3D打印技术的制造方法。它主要用于制造具有微小尺寸和复杂形状的物体,如微机电系统、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器等微纳3D打印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医学:微纳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生物材料、医疗器械、药物载体、细胞和组织培养等,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航空航天:微纳3D打印技术可以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零件和复杂结构,如涡轮发动机的叶片、燃料喷射器等,有助于提高航空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电子科技:微纳3D打印技...

  • 2023

    10-2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建筑业到医疗健康,从航空航天到汽车制造,都留下了3D打印技术的足迹。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们对3D打印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微尺度领域。这就是3D打印设备的出现,它的优势,正在开启微观世界的制造新篇章。微尺度3D打印设备是一种能够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别进行精确打印的设备。它的出现,为科学研究和精密制造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该设备可以用于打印人体器官模型,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模拟和训练;在...

  • 2023

    10-23

    在英国科学与技术设施委员会(STFC-UKRI)中央激光研究所,微靶制造科学家们正积极投身于高功率激光实验的微靶研究。新一代激光器提升了重复频率(高达10Hz),这让高重复制靶法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途径。在这些高功率激光实验中,科学家们依赖微流控装置实现亚微米级的液体片靶。然而,他们发现,依赖传统的机械加工或蚀刻来制造微流控通道,既耗时又昂贵。因此,研究小组正在寻求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以便能够快速制作新的靶设计几何体原型来满足他们的实验需求。01、研究开发靶研究团队利用微流控设计...

  • 2023

    10-10

    相关研究发现,汗液中的大量生物标志物的浓度与血液中相对应的循环分析物的浓度相关。因此,持续监测这些汗液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为许多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机会,例如,通过对氯化物、葡萄糖、尿酸和酪氨酸的浓度监测,可以实现囊性纤维化、糖尿病和痛风的早期诊断。此外,对汗液流失的追踪将为运动员、军事人员和临床护理医生提供个性化和时效性的反馈,以提醒相关人员及时饮水,从而防止脱水或中暑症状的发生。在特定的时间点实现身体不同部位汗液样本的收集、捕获以及随后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这一需求促进了电...

  • 2023

    10-10

    自然界包罗万象,给予了人类无限的启发。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下,孕育出种类繁多的生物体,在万物漫长生长过程中,人们善于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根据生物习性、生长规律、结构特征、防御策略等发明创造出兼具复杂结构且精巧实用的技术,仿生学(Bionics)应运而生。仿生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指人们通过分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原理,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或机制,设计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以此达到特定目标并解决特定问题,它们被广泛用于医疗、航天航空、建筑、环境、材料等...

  • 2023

    9-28

    近年来,微点阵超力学材料以其轻质高强的特性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近些年随着材料制备技术的进步,力学超材料也展现了其他特性,比如可折叠性、抗回弹性、抗破坏性。在医疗、吸能结构、机器人等应用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磁响应力学超材料有快速响应、可远程控制等特性,目前的磁响应材料大多数将磁性颗粒掺杂在固相的高分子基体中,而且现有的磁响应材料通常需要在强磁场(≥0.1mT)下工作。为了构建在低磁场下响应的磁响应力学超材料,香港大学陆洋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亦刚亦柔”的固液双相力学超材料,包...

共 392 条记录,当前 10 / 49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