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 20226-20
    科研级超高精度3D打印在仿生材料领域的应用

    自然进化使得生物材料具有优化的宏观和微观结构、自适应性、自愈合能力以及优异的机械性能、润湿性、粘附性等多种特点。随着仿生学的深入开展,人们不仅从外形、功能去模仿生物,而且还从生物奇特的结构中得到不少启发进行仿生制造。自然界的动植物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功能性结构的灵感从而设计出不同应用领域的仿生材料。仿生材料,其研究起源于对天然材料的详细考察,通常是指模仿生物的运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根据仿生材料所针对的天然生物材料的不同特性,仿生材料可以包括仿生高强度...

  • 20226-17
    超高精度3D打印在微流控研究领域的应用

    微流控(Microfluidics),是一种精确控制和操控微尺度流体,又称其为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或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由于微米级的结构,流体在微流控芯片中显示和产生了与宏观尺度不同的特殊性能,因此发展出*的分析产生的性能。...

  • 20226-16
    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的共形压电传感器设计和制造

    随着柔性电子领域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能够用来监测人类生理指标(如心跳、脉搏、运动周期、血压等)和机械运行状态(如主轴跳动、机器人运动状态感知等)信号的可穿戴电子器件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可穿戴电子器件的共形设计和制造使其在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和人工智能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当前,大多数电子器件是利用光刻、压印技术和电子束在硅表面进行制备。然而由于缺乏弯曲表面的加工工艺,要制备与复杂曲线表面(例如人体关节)共形的电子器件尤为困难。面投影微立体光刻3D打印技术(PμSL)...

  • 20226-15
    仿松针多级非对称结构超疏水表面多尺度液滴定向输运——摩方精密

    液滴的自发定向输运在芯片实验室、能源电力系统、油气输运、水收集和除湿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主要取决于表面形貌结构和化学组成的非对称性,具体表现为浸润性梯度、各向异性结构和曲率梯度等。液滴输运的速度和距离是判定输运效率的有效指标。合理的设计并制备表面结构是实现快速、长程的液滴自发定向输运的有效方法。然而,传统的加工技术加工精度较低、加工结构单一,很难满足结构性能要求。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冯诗乐副教授,受松针表面多级非对称结构启发,使用深圳摩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PμSL3D打印...

  • 20226-14
    3D打印高精度微针模具助力微针物理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构效关系研究

    增生性瘢痕(HS)是一种病理性瘢痕,表现为异常僵硬、肿胀、抗拉强度降低和色素沉着,可引发瘢痕患者机体功能障碍、情绪焦虑、抑郁等症状。因此,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一直是创伤后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聚合物微针(MNs)已成为一种的非常有效的透皮物质交换介质,其可以最小的侵入性帮助在疾病治疗如肿瘤、糖尿病、细菌生物被膜、真菌感染和疤痕中提供各种药物的透皮传递。但换个角度看,微针可穿透表皮层角质层,在组织中形成微孔阵列,往往会改变疤痕组织的生物力学环境和超微结构,这给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管理寻找...

  • 20226-13
    基于面投影微立体光刻技术(PμSL)的3D打印

    面投影微立体光刻(ProjectionMicroStereolithography,PμSL)是一种面投影光固化3D打印技术,适用于制作微尺度的复杂三维结构,有着高分辨率、高精度、跨尺度加工、适用材料广、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等诸多特点。本文将从成型原理、最小加工特征尺寸、最大成型幅面、适配打印材料、与其他3D打印技术的对比、产业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图1基于PμSL3D打印技术制作的复杂三维结构示例一、成型原理图2所示为PμSL3D打印技术的成型过程,首...

  • 20226-10
    混合驱动软连续体机器人实现大转角和高精度操作——摩方精密

    对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多个应用场景(心血管手术、支气管手术等),小型软连续体机器人都展现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图1a)。然而,现有的连续体机器人却在驱动选择方面经历相应的瓶颈期,其难以同时拥有小尺寸、柔顺驱动、大转角以及高精度操作等特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体内某些狭长受限环境下的广泛应用。而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不能很好的实现驱动方式综合性能的改善。近日,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申亚京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毫米级的软连续体机器人(图1),其在线控和磁场的混合驱动模式下同...

  • 20226-9
    具有高运动精度和高输出力的可变形磁流体机器人

    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对生物颗粒(如细胞和生物组织)的操作,特别是捕获和运输,是各种生物应用的基础。许多工具和驱动系统被设计用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磁驱动机器人具有精确操纵粒子或生物组织的能力,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和生物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力。然而,具有预定形状的刚性机器人的变形能力是有限的,这限制了其在狭小的空间的运动。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仿生与微纳研究所冯林副教授等研发了一种可变小型机器人,该机器人是利用具有磁性和流体性质的铁磁流体这一新型材料所研制的。该...

共 561 条记录,当前 57 / 71 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跳转到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