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制造与生命科学的碰撞,催生了生物制造的新革命。摩方精密与素灵科技联合推出的nanoArch®S140 BIO微纳生物3D打印系统,将生物3D打印精度提升至10微米级,破解了行业精度困局,以中国技术为再生医学、药物研发注入动能,推动生物制造从“替代修复”迈向“功能再生”。
协同破局:铸就生物制造“压舱石”
精密制造的突破依赖跨领域合力。摩方精密精于微纳3D打印,素灵科技强于生物材料应用,2024年3月17日双方签约“微纳生物3D打印解决方案”,nanoArch®S140 BIO便是这场战略合作的核心技术成果,成为高精度生物制造的关键突破。
人体组织器官的复杂性对生物制造精度要求较高。该系统延续摩方精密技术优势,融合多学科成果实现技术向产业的高效转化。其配备5ml/20ml可选液槽(对应8*8*6mm³/19.2*10.8*10mm³成型尺寸)与加热系统,支持生物墨水及载活细胞打印,以高分辨率、快成型等优势提供可靠硬件支撑。
材料革新:打通精度突破“任督二脉”
生物制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底层技术、生物材料等是其发展关键,其中生物材料需兼顾生物相容性、高精度等特性,这与“健康中国”战略高度契合,也是产业发展的核心瓶颈。
双方联合研发的GelMA生物墨水实现重大突破:借助素灵科技物化协同光散射抑制技术,其打印精度达≤5微米,兼具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优势。经测试,该墨水细胞增殖效果良好,解决了载细胞软材料精细制造难题,为复杂人造组织器官制备提供可能。
赋能产业:用中国精度点“石”成金
健康需求升级推动生物制造发展,nanoarch®S140 BIO成为产业增长引擎。再生医学领域,其打印的三维支架可为骨缺损修复等提供个性化方案;药物研发中,高精度类器官模型可缩短筛选周期;科研领域,能制造微流控芯片等工具支撑基础研究。
目前双方已实现载活细胞10微米内高精度打印,在微米级器官打印等领域取得进展。这一突破推动再生医学发展,为生物制造提供典型案例,加速精准医疗新业态落地。
微纳3D打印正打破生物与非生物的界限,用中国精度“印制”生命结构。随着跨领域合作深化,中国生物制造将形成完整产业链,为新兴产业注入持续动能,实现“精准制造赋能健康生活”的愿景。